财富资讯
2013年8月21日股市走势预测
2013-08-21 07:12  点击:153
A股受外围股市打压跌0.62%(组图)
A股受外围股市打压跌0.62%(组图)
QE减磅预期升温 亚太股市受挫 
  人贵言重,一个美联储让全球资本市场唯其马首是瞻。随着部分经济数据好转,市场对美联储退出QE的预期日渐高涨,甚至有经济学家预计,美联储将在9月18日公布具体的退出方式。这让全球股市HOLD不住,昨日亚太股市纷纷下挫,日经225指数和香港恒生指数双双大跌2%以上。而A股市场昨日午后也跟随走低,截至收盘沪指下跌0.62%。
  (文/表 记者张忠安)
  市场担忧美国退出QE,资金加速流出亚洲新兴国家,股市出现集体下跌。8月20日,包括日本在内亚太主要股市几乎全军覆没。在主要股指中,日经225指数下跌2.63%。
  美国劳工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8 月10 日当周申请失业金人数减少1.5 万人,至32 万人,为2007 年10 月以来最低。万达期货北京研究所詹超表示,这个人数降至近六年低位,表明美国就业市场状况更趋健康。
  市场担心QE退出
  而经济数据的好转并没有让投资者开心,因为背后的代价就是QE退出,从而影响市场流动性。记者获取的一份J.PMorgan仅供专业理财顾问参考的文件显示,该机构19日指出,美国9月政策议程密集,其中9月18日美联储会议可能发布QE退场方式、下届美联储主席提名、政府资金需求缺口、未来10~11月初需要再度面对的债务上限等问题。而且美联储QE政策不确定性有待时间消化理清。
  因此,在隔夜美国股市下跌后,亚太股市昨日跟着重挫,截至收盘,日经225指数大跌了2.63%、香港恒生指数下跌2.20%。韩国综合指数和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跌幅也都超过1.5%。
  这也使得早盘还保持强势的A股经受不住压力,午后调头向下。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2072.59点,跌幅为0.62%;深成指报收8234.56点,也下跌了0.62%。
  光大事件对A股的影响似乎逐渐消散,市场也未出现预期中的大跌,不过,由于海通证券再度爆出乌龙,使得市场对券商股印象不好。有专业机构指出,由于美联储QE退出逼近,资金回流等将使得新兴市场股市可能继续承压。如果没有新增的流动性推动,A股依然是保持区间震荡。建议短期准备加仓的股民稍安毋躁,等待时机。
  昨日,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央行周二又公开市场进行360亿元逆回购,保持流动性的充裕,适当做一些灵活微调,让市场不受短期事件的影响。但J.PMorgan在上述内部资料中指出,国际资金对新兴股市预期极低,近三月来,全球基金经理人持续减持新兴市场股票。
  外围股市施压A股
  东兴证券策略分析师姜丕军表示,今年3月和6 月A股经历的两次深度调整过程都对应了国际资本的大规模流出。
  海通证券高级分析师朱剑涛认为,光大证券自营部门目前还持有50多亿元的股票现货和7000多手股指期货空头合约,有减仓的需要。不过鉴于监管层的压力,减仓过程应该是长期、分批进行,不会造成太大的市场冲击,而且其持有的多头仓位和空头仓位市值基本匹配,减仓对市场的影响中性。
  随着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预期的加强,亚洲货币全线走弱,以及亚洲地区的各国经济普遍走软,外围市场给A股带来的压力依然不小。姜丕军认为,逐渐企稳的经济数据并没有驱动A股出现 “强操作性”的反弹。而从最近部分机构的交流反馈来看,部分看多的投资者挖掘理想的标的也越发困难。因此,如果没有新增的流动性推动,主板指数仍将保持低位的区间震荡。来源广州日报)

北京时间8月21日凌晨消息,摩根大通周二发表报告,将印度股市的评级由之前的增持调降至中立,并警告说,如果印度卢比的汇率持续下滑,印度的股票将会继续有不利的表现。
  摩根大通首席亚洲和新兴市场证券策略师安德鲁-莫沃特(Adrian Mowat)在报告中指出,印度卢比和印尼盾正在领跑新兴市场货币的下跌,货币币值的下挫也引发了股市的下跌。周二早些时候,在近期刚刚创下汇率纪录新低的卢比,兑美元汇率再次下挫,出现了1美元兑换64.04卢比的历史新低,印尼盾兑美元汇率也有四年低位的一美元兑换10520印尼盾。
  安德鲁-莫沃特在客户报告中指出,“投资者都在询问,谁将为这些国家的经常账赤字提供融资。”印度和印度尼西亚两国的经常账赤字规模已经分别达到了各自国内生产总值的5.1%和2.1%。
  摩根大通对印度尼西亚股市的评级是“不持有”,并称“更低的印尼盾汇率和更高的证券股指之间的风险回报实在太糟糕”;该行对中国股市的评级则是提高到了持有,对墨西哥、哥伦比亚、台湾、泰国、菲律宾以及马来西亚有增持的评价;对巴西和南非有减持的评估。 (孔军) 

亚太股市重挫 A股午后跳水
  由于市场担忧美国退出QE,资金加速流出亚洲新兴国家,亚太主要股市昨日多数下跌,日本股市大跌2.6%,印尼股市盘中一度大跌6%。受外围股市影响,A股昨日午后跳水,权重股走低,沪指最终收跌0.62%。现代快报记者 朱周良 综合新华社 新浪
  亚太股市、货币和债券全线下挫
  随着备受关注的美联储9月份议息会议进入倒计时,新兴市场的“退出病”病情也日益加重。印尼、印度等部分股市在最近几天的异动,20日转变为一场全面的新兴市场大跌。印尼、泰国、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等国股市当天的跌幅在1.5%至3.2%不等,印尼股市连续三天的跌幅更是超过了10%,跌入了技术上的“熊市”。
  跌势不仅限于股市,新兴市场货币和债券等其他资产也大幅下挫。印度卢比对美元的汇价20日再创历史新低,印尼盾、泰铢以及巴西雷亚尔等则触及一年至四年新低不等;印度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9%,创近五年来新高。新兴市场加速下跌,令全球投资人的避险情绪全面升温。亚洲唯一的发达市场日本股市20日大跌2.6%,而随后开盘的欧洲三大股市也大幅下挫,跌幅普遍超过1%,西班牙等股市跌幅甚至达到2.3%。原油、工业金属以及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也纷纷走低。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将逐步撤出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前景,对过去五年来享受了国际流动性盛宴的新兴市场带来压力,尤其是那些经常账赤字较大、依赖海外融资的经济体,短期内仍将经历资本外流和经济转型带来的阵痛。不过,考虑到各国外债水平远低于以往,且外汇储备大量累积,新兴市场重现重大全面危机的可能性不大。
  沪指午后走低
  跌破10日均线
  昨日早盘两市小幅低开之后,呈现出震荡盘升格局,沪指一度上攻至2100点附近,并站上60日均线,但下午随着周边市场走弱,两市跳水,煤炭、有色、保险等跌幅扩大,船舶、电力、地产、交通设施等周期股纷纷下挫,沪指下探至2071点后有所企稳,尾盘收跌13点,成带上下影线的小阴线,再次跌破10日均线。
  截至收盘,沪指报2072.59点,跌幅0.62%,成交891亿元;深成指报8232.15点,跌幅0.65%,成交1040亿元。
  中信证券:
  退出QE对A股影响有限
  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毛长青表示,如果美国退出QE,将会导致热钱从新兴市场重新回流美国,因此新兴市场股市未来将会以下跌为主。至于未来A股的走势,毛长青认为会在新兴市场中表现最好,“尽管QE对于A股会有冲击,但未来影响A股的主要因素是国内稳增长的政策和经济发展前景。”
  资金加速撤离
  亚洲新兴市场
  根据彭博汇编的数据,美股指数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今年流入近950亿美元,新兴国家ETF则流出84亿美元。资金自去年11月以来每月均在流入美股ETF,总流入金额在7月达到320亿美元,创下2008年9月以来新高。新兴市场股市ETF资金则在过去6个月中,有5个月流出。这显示出,资金正加速从新兴市场撤出,并快速流入美股基金。
  本文来源:现代快报


印尼股市暴跌

  玖福投资组合
  本周三美联储将公布货币政策会议纪要,这将左右市场QE退出预期,市场的担忧引发全球股市下跌。首当其冲的是印尼股市,连续3日暴跌,累计下挫达到13.3%,自今年5月20日创下的历史新高5214.98点回跌超过20%。
  整个亚太股市相当不给力的局面给弱势震荡的A股雪上加霜。不过,就在如此恶劣的背景下,A股依然表现出相当顽强的抗跌性,大盘仅下跌0.62%,目前依然保持在短期上升通道之中。我认为外界的影响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目前A股估值处于历史最低附近,基本处于跌无可跌的地步,只要经济初现一丝复苏的迹象,A股短线调整后仍有望构筑大底部而回升。 海明执笔


经济好转 欧洲股市有潜力
  证券时报记者 吕锦明
  由于投资者忧虑美联储将减少购债规模,令美国债券利率持续上升,引发资金恐慌性撤离亚洲区市场,区内多个股市被一片愁云惨雾所包围。
  昨日,印尼雅加达股市大跌近4.8%,为此,印尼两大国有养老基金当日联合宣布,鉴于其国内股市跌至2012年3月以来新低,决定入市增持股票。
  一直以来,全球各地股市大多唯美国股市马首是瞻。在美联储不断暗示可能缩减买债规模的情况下,美国股市近期节节败退,上周更录得近两个月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这自然成为拖累亚洲区市场萎靡不振的直接原因之一。
  有分析师预期,即使美股在本周出现反弹,其表现也可能比不上经济已呈现好转趋势的欧洲市场。这似乎表明,从亚洲甚至美国撤出的资金很可能转向欧洲市场。
  据美银美林公布的8月份基金经理调查报告显示,认为欧洲股市在未来12个月领跑全球的基金经理比率净值是20%,创6年来新高。调查结论认为,随着欧元区宏观经济日益向好,投资者已准备大举进军欧洲股市。
  据路透Lipper统计,截至8月14日的一周,美国基金业投放于欧洲股市的资金总额创近两个月新高,达到7.55亿美元。另外,上周公布的反映欧洲股市整体表现的指数攀升0.2%,同期美股指数倒退2%;8月以来,欧洲股市累计上升1.9%,而同期美国标普指数下跌1.8%。
  此外,近期媒体热炒的“李泽钜加速抄底欧洲”的消息也引起投资者的注意。俗话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商业巨头之所以能富甲一方,主要原因之一是他们有灵敏的投资嗅觉,能够抓住先机,抢先入闸。这几年,李泽钜掌控的长江基建不断向欧洲公用服务业渗透,尤其是在欧债危机爆发之后,其扩张速度更是有增无减。李泽钜近期以77.53亿港元的巨资收购了英国天然气供货商WWU,这被外界称为是其继承父业后拍板的第一笔大买卖,被视为是其加速抄底欧洲市场的重要标志性事件。长江基建最新发布的2013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细分各地区盈利表现,公司在英国业务继续成为其主要盈利来源,上半年录得28.62亿港元的纯利;公司在中国内地及加拿大的投资组合溢利则双双减少14%,分别为2.05亿港元及5400万港元。作为“李氏王国”新一代掌门人的李泽钜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长江基建持有现金超过54亿港元,负债净额对总资本净额的比率为7%。他强调,公司管理层已准备好收购更多可推动其长远发展及增长的项目。
  美国纽约资产管理公司Clear Alternatives的高管也认为,欧洲市场的不明朗气氛似乎已经消散,欧洲经济开始出现稳定增长的趋势,建议投资者密切留意欧洲市场的转强信号。
  作者:吕锦明来源《证券时报》)


亚太股市暴跌 A股短期抗跌后市难言乐观

 
  每经记者 蒙湘林
  自本周一开始,亚太地区主要股市股指持续下挫,其中印尼雅加达综合指数两个交易日跌幅超过10%。印度和泰国的股市也出现全线下跌,身处亚太经济圈的中国股市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有市场观点认为,亚太股市下跌主要是因为市场对美联储削减量化宽松规模的偏空预期,同时外资加速撤离新兴资本市场引发了投资者恐慌,A股市场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的资本市场很难独善其身。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了亚太股市近年来的三次下跌后发现,近几年,A股在亚太股指大跌后会出现较为明显的跟跌走势,但随后进入到持续震荡期,相关性随即转弱。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新金融危机”的观点过于危言耸听,A股短期来看比较抗跌,但后市也难言乐观。
  A股上证指数昨日午后出现跳水,尾盘也出现小幅震荡放量,明显受到了周边市场的影响。
  市场短期内走势将会如何发展?长期来看,A股未来的行情是“受制于人”还是自我成长呢?
  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采访了成都豪业资本执行总裁张浩、广州银润投资董事长刘增铖。
  A股短期抗跌
  NBD:亚太股市还会持续下跌吗?A股是否还会继续跟跌?
  张浩:A股对于海外股市的敏感度整体来看其实不算太高,但针对特定的亚太股指,相关性还是较为明显的。昨日跟跌效应有明显放大,但从收盘数据看,大盘指数的抗跌性较强,下跌的主要动因还是在于近期弱势震荡节奏,加之光大事件的刺激。预计近期亚太股指下行压力不小,特别是印尼股市,不过A股应该将逐步保持自身的变化节奏,抗跌效应会显现。
  刘增铖:昨日亚太股指对于A股的影响有限,或者说程度不深,一方面,A股在昨日午盘跟跌之后尾盘有明显的调整回升,另一方面,所谓的资金外逃加剧市场恐慌,这一偏空预期很早就有,A股早已经有所消化。因此,亚太股指持续下跌可能性很大,但A股受到的影响将逐步减弱。
  新金融危机概率小
  NBD:是否会重演上世纪末的亚洲金融危机?新兴市场国家股市会否崩盘?
  张浩:亚洲金融危机重新发生的可能性极小,因为目前新兴市场国家的外汇储备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应对风险的能力也有很大提高,但美联储QE的退出短期内还是将会导致新兴市场的金融动荡,而中国A股市场不同于一般的亚太股市,其应对冲击的能力远比其他股市要强。
  刘增铖:我还是坚持以往的观点,所谓的QE退出仅仅是一种偏空的市场预期,目前的中国股市和亚太股市都具备消化风险的能力,所谓的“新金融危机”观点过于危言耸听。
  后市难言乐观
  NBD:A股受到突发事件影响,未来的行情会如何发展?
  张浩:目前中国经济即将进入第三季度,下半年的经济状况其实没有太大改观,而如今海外资本环境出现恶化,光大证券事件的影响让股指变得愈加脆弱,可谓“内忧外患”。因此,下半年大行情出现的难度很大,后市不容乐观。
  刘增铖:昨日盘面延续了震荡调整,指数的涨跌互见很正常,后市行情方面,我不支持做多,操作策略上可以多关注焦点板块和个股,规避权重股风险,适度减少仓位,对冲指数下跌的风险。
  历史回顾
  三次亚太股市大跌 A股均未独善其身
  每经记者 蒙湘林
  近几年亚太股市的走势和A股指数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历史数据显示,亚太股市大跌情境下,A股不可避免地跟跌,但跟跌之后出现的情形却有所差别。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梳理近年来的内外盘表现可发现,A股在跟随亚太股指下跌后,分别走出“暴跌、补跌、调整”三种不同的走势。跟跌之后与亚太股指的关联度在逐步降低,回归到A股自己的变化逻辑。
  昨日午后A股开始跳水,大盘在权重股的带动下展开杀跌态势,旋即跌破5日线和10日线。有私募基金研究人士表示,昨日大盘午后的跳水下跌和外围市场确实有一定相关性,但影响程度目前看还很有限。
  2013年6月13日A股跟跌后——“暴跌”
  在今年A股端午节休市期间(6月8日~12日),全球股市尽显疲态,美国道琼斯指数连续回调,日经225指数重挫,香港恒生指数表现不佳。而在端午节之后的首个交易日(6月13日),日经225更是大跌6.35%,引发亚太其他股市跟风下跌,恒生指数跌2.19%、中国台北加权指数跌2.03%。菲律宾综合股价指数跌6.75%,A股当日明显受到了亚太股市的直接影响,上证指数收盘下挫2.83%,失守2150点,深成指也重挫3.78%,而权重股中国石油股价更是创当时的历史新低。
  不过,亚太股指在6月13日的集体大跌之后,很快就进入恢复上升通道,其中,日经225指数表现尤为明显,在当日大跌之后的连续两个交易日收阳,指数也从6月底开始进入上升的快速通道,迎来一波小行情。而A股的表现与之相比则差别较大,在“端午劫”之后的数个交易日,大盘持续震荡下行,并在6月24日遭遇5.3%的暴跌,数百只个股当日跌停。
  2013年5月23日A股跟跌后——“补跌”
  亚太股指在今年5月23日也出现集体大跌现象,当日,此前涨势如虹的日经225指数下跌超过千点,跌破15000点,跌幅高达7.32%,日本长期利率也飙升至1%,而亚太地区主要股市当日也全线下挫,多数跌幅都超过了1.5%。A股当日跟跌气氛明显,大盘收于收于2275.67点,下跌26.73点,跌幅1.16%;深成指报收于9265.68点,跌幅1.48%。
  一位私募基金研究人士告诉记者:“随后日经指数连续补跌数个交易日,但其他亚太股指开始企稳,令人遗憾地是,A股却在6月之后持续下跌,补跌效应明显大过其他亚太股指跌幅。”同花顺数据显示,上证指数在整个6月份,下跌达到了338点,跌幅超过14%,期间振幅也高达26%。
  2011年8月8日A股跟跌后——“震荡”
  亚太股市8月8日低开低走均大幅下跌,多个市场跌幅超过3%,韩国股市午后一度因跌幅过大暂停交易。截至收盘,日经225指数跌2.18%,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跌3.86%,澳大利亚标普200指数跌2.91%。A股市场低开低走,股指迅速跳水,盘中一度失守2500点关口,午后大盘延续震荡格局,市场成交量较早盘明显萎缩,截至收盘,沪指报2526.82点,跌幅3.79%;深成指报11312.6点,跌幅3.33%。
  上证指数在8月8日大跌之后,开始进入持续一个月的震荡调整期,在弱市下行过程中有过几次小幅上扬。而日经225指数的表现则与A股不尽相同,其在大跌之后随即步入明显的下行通道,时间长达三个月,在当年的11月25日,下探至最低的8135点。前述私募基金研究人士认为,A股在跟跌之后的几个交易日还出现了回升态势,但随后出现了一段长时间的横盘整理,与亚太股指的相关性进一步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