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触控屏概念股
Ubi公司能够利用 kinect 传感器将任何墙面 变成3D触控屏。体感交互概念股:数码视讯是国内拥有体感交互专利公司,联创光电总裁蒋国忠曾表示公司将专注于红外光LED市场。该公司在红外LED外延材料、芯片器件的研发居国内领先水平,目前其红外LED产品主要应用于安防监控成像,但与体感交互设备的原理一致。此外,航天长峰和高德红外有红外成像技术。(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提及个股仅供参考,不做买卖建议。)
Kinect能将任何墙面变成3D触控屏
将任何墙面变成触控屏,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 Ubi 确实做到了。Ubi 是一家曾经入围微软 “Kinect加速计划”的创业公司,它能够利用 kinect 传感器将任何墙面 变成3D触控屏。
Ubi 的运行原理也很简单,通过利用 Kinect 的动作跟踪和深度捕捉相机,Ubi 可以探知并捕捉用户在平面上的手势操作动作,包括点击、滑动和轻敲等,在获得所捕捉的数据后,运行在 Windows PC 上的 Ubi 软件会将这些手势操作反馈到平面上并显示出来,效果和在真触控屏或电子白板上的操作效果没有多大差异。这样一来,用户不要鼠标就可以在任何墙面上进行游戏、网页和 PPT 等触控操作了。
Ubi 的商业模式可能为:将 Ubi 软件卖给已经拥有 Kinect 和投影仪的个体用户,将 Kinect、投影仪和软件进行捆绑式销售,或面向那些打算利用软件和 Kinect 重新改装办公司的用户,或广告展示。Ubi 软件目前的售价约为 500 美元。
事实上,Ubi 并不是这个领域的第一家创业公司,之前我们报道过的 OmniTouch就是一款类似的产品,它能够将任何物体”表面”变成一个多点触控屏。(Ubi)
数码视讯:电视支付业务落地结果
数码视讯 300079
研究机构:国泰君安证券 分析师:王稹 撰写日期:2013-08-14
摘要:
事件:数码视讯公告公司的“丰付”第三方支付平台于2013年6月正式启动与未来电视有限公司(ICNTV)的合作,为CNTV播控平台的业务和平台上承载的用户提供第三方支付服务,该支付平台目前已上线运行。ICNTV是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旗下控股子公司,是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的CNTV中国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平台的运营主体。
2、数码视讯同时公告2013年上半年在手订单3.2亿元左右,同比增速30%。公司预计未来在南京、昆山、广州可能会产生超光网业务较大订单,但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结论:与未来电视有限公司(ICNTV)合作将树立典范,奠定公司在电视端支付业务的良好开局,牌照的稀缺性和先发优势使视讯数码有望成为电视支付领域的“小银联”。将13-15年EPS由1.05元、1.34元、1.83元上调至1.05元、1.43元、1.94元,目标价从29.42上调至36.75元,对应13/14/15年35倍/26倍/19倍PE,增持。
分析:
电视端支付业务长期价值巨大,数码抢得先机:公司是目前国内拥有电视支付牌照的两家企业之一(另一家为银联与SMG合资的银视通),且是全国唯一拥有数字电视和互联网支付双牌照的公司,此次与未来电视有限公司(ICNTV)合作将树立典范,开启公司在电视端支付业务的布局。鉴于电视支付牌照的稀缺性,我们认为这种以第三方的支付平台与电视运营商合作的模式有望继续得到推广,即使以后电视支付的牌照进一步放开,公司利用先发优势抢占电视运营商渠道也令后来者难以逾越。目前支付业务的主要盈利模式是根据运营商和最终用户通过第三方支付进行的业务规模,通过运营平台获取收益。虽然该业务目前尚处新兴阶段,对短期业绩贡献有限,但互联网电视是未来网络第三大流量入口,长期战略价值巨大,公司有望成为该领域的“小银联”。
超光网进度或好于预期:公司目前在手订单同比增长30%,其中超光网订单2000万,与我们的预期一致。目前公司超光网业务已经分别同浙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继昆山、广州之后又入围中标南京,我们上调未来几年超光网业务的预测。
高德红外:军队信息化需求维持公司长期价值
高德红外 002414
研究机构:平安证券 分析师:卢山 撰写日期:2013-04-24
事项:公司发布2013年一季报,Q1实现收入0.87亿,同比增长132%,环比减少37%,净利润0.16亿,同比增长245%,环比增长245%。净利润增长主要由于营收同比增长五千万、毛利率提升16个百分点所致。公司同时披露中报预告,预计净利润0.51~0.66亿,同比增长0~30%。
平安观点:
2012年受累订单推迟,2013有望回升:
公司原本预计在2012年可确认收入的政府装备类订单推迟,由于金额高达1.12亿,对公司业绩影响很大。2012年毛利率57.5%,2011年60.5%,同比下滑3个百分点;至13Q1毛利率62.8%,环比、同比均提升。公司收入规模小、且承接政府及军方订单,业绩波动较大。拖累2012年业绩的政府订单预计在2013年可全部完成,将成为今年业绩的坚实保障。
军队信息化需求维持公司长期价值:
2013年中国国防预算7202亿元,同比增长10.7%,而军队信息化乃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红外技术又为其重要支撑。公司在红外成像领域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也有能力参与光电一体化系统集成;凭借规模优势和产品布局,将进一步夯实竞争优势,巩固业绩基础。公司作为民企可获得一定份额的军方订单也证明了公司实力,军队信息化需求决定了公司的长期价值。
拓展民用市场为公司打开成长空间:
全球来看,红外热像仪在电力、消防、建筑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正逐步进入民用市场的高速发展期。公司战略是专注于红外热像生产为核心的多元化,除大力参与军工建设外,更积极拓展民用市场,挖掘市场需求。另外公司利用超募资金2.4亿设立子公司以实施“红外焦平面探测器产业化项目”,应用MEMS技术,规模化生产高性能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尽早实现进口替代的目标。
未来三年成长高确定性,维持“推荐”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13/14年收入3.5/4.3亿元,净利润0.90/1.06亿元,预计EPS为0.30/0.35元,对应PE为54X/46X;我们认为公司从事的军用、民用红外热像产品均有爆发机会,长期成长空间较大,目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军方订单的信息不透明风险,探测器研发的进度滞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