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影响着我们的衣食住行,使我们无时无刻感受到科技带给我们的魅力。近日,IBM Research称,实验室研发了一种不需要使用任何重金属的新型电池,原料绝大部分来自海水提取物,新电池降低了可燃性,能在不到5分钟的时间里充入80%的电量,IBM正与奔驰探讨应用在电动汽车上。那么,电动汽车未来前景如何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与汽车强国相比,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在财力强力支持,这个特点更为突出
①中国将新能源汽车作为七大战略性产业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国家最高领导人号召,发展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中国七大战略性产业中的地位尤为突出。
②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政策相对比较健全,更为系统。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同时补贴新能源车辆生产成本差价,在购置税上减免,在新能源公交车运营上予以补贴,还有设置了新能源车辆专门的车牌,在道路通行权予以优先等。这样多的支持政策,是其他国家没有的。
③在众多正面政策的鼓励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螺旋式上升,一年一个大台阶。2016年50万辆、2017年80万辆、2018年将超100万辆以上,2020年规划为200万辆。
③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之际,中国政府又在开始研究新的鼓励政策,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向智能网联汽车方向发展,中国政府发布的来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规划,就是具体的体现。
二、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与其他汽车强国是不同的
①美系车企的技术路线主要是发展纯电动和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
②日韩系车企的技术路线主要是发展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
③德系车企技术路线主要是发展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汽车;
④中国车企以纯电动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为主、兼顾燃料电池汽车路线。
三、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为什么要与其他汽车强国不同呢
①中国发展汽车产业历程已经几十年了,有了不少教训,交了不少学费,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的成功经验;
②燃油汽车高端技术门槛已经很高了,许多技术已经由先进国家牢牢控制了,中国一直在跟踪,但是却无法超越。
③纯电动汽车技术门槛对大家都是差不多的,燃料汽车发达的国家与中国相比,也没有先发优势。但是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化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比如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比较完整,而如今欧洲也没有一家批量生产动力电池的工厂。
④纯合动力汽车的技术路线上,总体而言,燃油技术占统治地位,电动技术是辅助的。中国政府彻底放弃混合动力的技术路线,推行的是插电式(或增程式)技术路线,与纯电动驱动技术路线在方向上保持一致。
⑤燃油车电动化是基本趋势。说明了燃油车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尽管燃油车在相当长的长时间依然是主力车辆,尤其是货运卡车,但是其被有序替代是一个客观趋势。
⑥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家级战略选择与定位,不是权宜之计,自然要求站得高,看得远。
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今年上半年,纯电动汽车的全球销量增长了92%,达到765,000辆。这个总量是全球41个市场的销量,基于此预计全球市场上半年纯电汽车累计销量约78万辆。
中国市场今年上半年纯电汽车销售了43.07万辆,同比增长111%。比亚迪e5是最畅销的纯电动汽车,上半年累计销量达5.5万辆。
在欧洲,2019年上半年BEV登记总量为173,200辆,比2018年上半年高出84%。
在上半年全球纯电汽车销量排行榜中,特斯拉Model 3因为在美国和中国市场的优异表现,跃居销量榜首。比亚迪e5和北汽新能源EU次之,位居前三。
特斯拉在2019年上半年售出约134,300辆,是迄今为止全球销量最高的电动汽车。在中国,Model 3同时夺得合资和进口纯电车型榜销量冠军。由于Model 3在6月份的异常表现,特斯拉得以在今年上半年超越比亚迪,豪夺半年度新能源车销量冠军。
其中,特斯拉上半年在中国销量为21829台。销量排名前十的省份分别是广东、上海、北京、浙江、四川、江苏、陕西、湖北、湖南和山东。
站在国家角度,"节能、环保、弯道超车"是中国全力发展电动车的三大决策要素,但对地方来说,"增长GDP+缓解雾霾"才是政府不惜背负沉重财政压力掏出真金白银补贴电动车的源动力。当前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主力区域是"补贴+限购"城市,即使限购城市退出,既有的牌照、不限行、税费优势还是能起到一定托市作用,但非限购城市的销量必将明显下滑。当前已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20个左右城市普遍的政策有效期为1-2年,未来3-4年的地方政策细则肯定是走一步、看一步,同样肯定的是,2020年国家政策退出时,所有购买环节的补贴都会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