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IBM研发新型无钴锂电池 中国砸下千亿补贴支持锂电池行业发展
2019-12-21 10:10  点击:81

12月20日,全球推进可持续能源发展进程中,锂离子电池被视为一项至关重要的关键技术。在电动汽车、商用航天等领域广泛应用的同时,它所用的钴、镍等重金属材料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为此,IBM宣布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新电池,主要依赖从海水中提取的三种材料,而且从初期测试来看在性能上也没有妥协。

通过和戴姆勒AG旗下的奔驰研究部门、电池电解质供应商Central Glass以及电池制造商Sidus的合作,IBM研发了这种全新的电池技术,从而摆脱了对钴等重金属的依赖。IBM并未提及其新电池的制造方式,只是说它是由“三种新的和不同的专有材料制成的,这些材料以前从在记录中从未与在电池制造中使用”。 另外从海水中提取电池组件还可以降低成本,从而使这种新电池不仅对环境和人类更有利,而且潜在地更加实惠。

该技术突破是在IBM电池实验室发现的,它使用了一种不含钴和镍的阴极材料,以及一种具有高闪点的安全液体电解质。这种阴极和电解液的独特组合证明了在充电过程中抑制金属锂枝晶的能力,从而降低了可燃性,从而可能去除使用金属锂作为阳极材料的一个重大缺点。

IBM表示新的电池设计不管在成本、充电时间、功率密度、效能等各方面,都胜过当前普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具体比较起来,光在充电方面,只需要不到5分钟的时间就能达到80%的电量,而且易燃性也较锂离子电池低,很适合用在飞机、智慧电网系统、电动车、或是卡车上面,电池寿命也会比一般的锂离子电池还要长。

中研产业研究院《2020-2025年中国铁锂电池市场深度调查研究报告》统计,世界上最重要的五大汽车电池制造商均来自亚洲,它们强势占据了约 80%的市场份额,其中,有两家来自中国。

中国锂电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据了解,中国砸下千亿补贴支持该行业发展,其中一半以上更是用于发展和购买锂电池。

中国锂电企业的海外征战之路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更重要的是,作为该领域的核心技术部分,锂电池产业在中国可谓是风生水起。全国有近三分之二的锂电池是在中国生产的,而欧美国家仅占百分之一。众所周知,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是中国,古有兵法云: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截其源,断其粮,敌可擒也。可见粮草对于战局起着关键作用。据了解,中国已经和智利、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富矿国家谈妥了电池原材料(锂、钴等)的供应合作,丰富的矿产资源及国家倾资为中国锂电大军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其中以比亚迪、宁德时代两家主力军发展更为迅速。

近两年,中国锂电企业陆续走出国门,励志“为国争光”,将眼光瞄向了更远的海外市场。就在几个月前,比亚迪刚刚与瑞士的 NorthVolt 公司达成合作,斥资 12 亿欧元(约合 90 亿人民币)在德国建立了世界最大的电池工厂 salzgitter,还顺便拿下欧洲市场电动巴士 20%的市场份额。

另一面,打下中国动力电池半壁江山的宁德时代,“出海”旅程也颇为顺利,位于德国图林根州的某个海外工厂也正是破土开工,预计 2022 年可实现 14GWh 的电池产能。

在两大巨头的带动下,一批批中国锂电企业如雨后春笋,纷纷在海外土地上崭露头角。孚能科技、蜂巢能源、微宏动力也相继表示将在欧洲建立动力电池工厂。据了解主打轻型车锂电企业的星恒电源已分别在印度、荷兰成立子公司,在东欧、东南亚、印度等地也欲成立生产基地。星恒电源相关人员表示,星恒电源目前以轻型车锂电池的产品优势迅速打入印度市场,并与印度本土最大电动两轮车制造商合作,目前已领跑整个印度轻型车锂电市场。

相对于中国企业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局势,日本、韩国也不甘示弱,纷纷你追我赶。虽说欧洲电动车企业飞速兴起,但早在欧洲各国反应之际,中日韩三国锂电大军已然成形,完成广泛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