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热镇痛药不熟悉,说到阿司匹林你可能就知道了。解热镇痛药物一直是国际医药市场上一大类重要品种。那么解热镇痛药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所谓解热镇痛药是指能使发热病人的体温恢复正常,但对正常人的体温没有影响。这类药物也具有中等强度的镇痛作用,但其强度不及吗啡及其合成代用品。常用的解热镇痛药按化学结构可分为水杨酸类、苯胺类、吡唑酮类。
解热镇痛药有哪几类
1、羧酸类:包括水杨酸类(如阿司匹林、三柳胆镁、水杨酸镁等),丙酸衍生物类(如芬必得、萘普生、萘丁美酮、酮洛芬、舒洛芬、非诺芬等)和芳基乙酸类(如吲哚美辛消炎痛、舒林酸、双氯芬酸、托美汀等);
2、乙酰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等;
3、吡喹酮类:保泰松、安乃近等;
4、喜康类:炎痛喜康(吡罗昔康)、美洛昔康(莫比可)等;
5、选择性COX-2抑制剂:美舒宁等;
6、其他:金诺芬等(瑞得)。
常见的解热镇痛药有哪些
阿司匹林
作为一种有百年历史的解热镇痛药物,阿司匹林的效果有目共睹。具体来说阿司匹林属于水杨酸类药物,纯净的药物成分是白色结晶性粉末。作为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它既可以用于退热、抗风湿。又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阻止血栓形成。但是由于阿司匹林对胃有一定的刺激性,因此有胃溃疡的患者应该谨慎服用。近年来,阿司匹林全球实际销量在4万~5万吨之间。我国阿司匹林年产量合计在1.5万~2万吨之间,年出口不超过1万吨。
水杨酸钠
作为解热镇痛的另一种重要的药品,水杨酸钠的名气远远不如阿司匹林。水杨酸钠属水杨酸类药物,纯净的药物成分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或片状结晶,其作用是具良好的解热、镇痛和抗风湿作用。可以较快的缓解风湿性关节炎时出现的疼痛。
扑热息痛
目前全球扑热息痛年产量达12万吨。中国是全球最大扑痛原料药生产国和出口国,年产量在8万~9万吨左右,实际出口量在过去几年里保持在6万~7万吨之间。
安乃近
安乃近也是一只经典解热镇痛老药,上市时间超过60年。我国是全球最大安乃近生产国和出口国。目前安乃近原料药产能超过2万吨(实际产量在1.5万吨~1.7万吨),出口量在7500吨左右(占年产量的一半)。
氨基比林
作为一种吡唑酮类药物,其又被称为匹拉米洞,纯净的药物成分是一种细小结晶。其退热止痛作用较好,并且具有使用后维持药效时间较久的有点。这种药物也有抗风湿作用,但效果比不上水杨酸类药物。常用于肌肉痛、关节痛或退热。
布洛芬
布洛芬对缓解骨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具有良好效果。近几年,全球布洛芬(含其光学纯药物右旋布洛芬在内)年产量保持在3万~3.5万吨之间。2014年,我国布洛芬产能已突破1.5万吨,实际年产量在1.1万~1.2万吨,年出口数量占实际产量的一半左右。美国一直我国布洛芬原料药最大出口市场。且出口价格也比较高(因为美国早已不再生产布洛芬原料药),近年来,包括东南亚地区、拉美和北非等地区已成为国产布洛芬的新重要市场,而印度已成为我国布洛芬出口的竞争对手。目前布洛芬的出口价维持在每公斤10.9美元左右。预期今后几年,我国布洛芬出口量会有一定增长,价格则有可能微升。
解热镇痛药销量情况
2017年1-4季解热镇痛药产量同比增长8.9%,出口量同比增长2.7%。2017年共采集了45个解热镇痛类品种,其中产量上千吨的品种有6个,上百吨的品种16个,百吨以下十吨以上的品种10个。产量最大的对乙酰氨基酚同比增长12.7%,供应出口增长3.4%,主要是生产大户河北冀衡(集团)药业和安丘市鲁安药业产量增长做出的贡献。山东新华制药的主打品种阿司匹林产量同比下降14.6%,出口下降21.4%。浙江车头生产的萘普生及盐产量同比增长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