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消息北京市交通委发布《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内容中表示允许自动驾驶车辆进行载人测试和载物测试。
据了解,在实施细则中指出道路测试的条件为同批次车辆应完成累计不少于5000公里的自动驾驶测试,其中每车不少于100公里且至少有1辆车完成不少于1000公里的自动驾驶测试。
自动驾驶测试驾驶员方面,应持有相应准驾车型驾驶证,具有3年以上安全驾驶经历,遵守法律、法规,无酒驾、毒驾经历;最近连续3个记分周期内无满分记录等要求。此外还有实车训练的时间要求:不少于50小时以上自动驾驶测试车辆操作,同时培训不少于10小时在危险6场景条件下接管测试车辆的训练。
载人测试及载物测试申请方面,志愿者应年满18岁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身体健康;测试自动驾驶载人载物的驾驶员应完成同款车型不少于100小时一般性道路测试;此外,开展载人测试且测试车辆座位超过7座的、以及开展载物测试的,应在联席工作小组认定的封闭测试场进行充分的实车半载及满载测试。申请进行载人或者载物测试的要分阶段进行测试。
与此同时,上述细则允许招募志愿者进行载人测试,但测试方应购买每车每座位不低于200万元的座位险或者每人不低于100万元的必要商业保险如人身意外险等。测试驾驶员应实车训练50小时以上,并具有3年以上安全驾驶经历。
在测试场地方面,需选择在联席工作小组认定的自动驾驶车辆封闭测试场地,采用实车或实车加仿真测试的方式完成一定里程的测试。同批次车辆应完成累计不少于5000公里的自动驾驶测试,其中每车不少于100公里且至少有1辆车完成不少于1000公里的自动驾驶测试。
此外,如果出现以下违法情况将终止自动驾驶测试:测试车辆有违反交通信号灯通行、逆行或者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可以处暂扣、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或拘留处罚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车辆毁损等严重情形,测试车辆方负主要以上责任的。
在过去几年中,自动驾驶的浪潮席卷全球,是推动产业变革的新力量,更是相关国家战略布局的重心。在这场竞逐中,美国和中国已经成为两大中心,以科技巨头和新兴初创公司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正在引领两国乃至全球自动驾驶的发展。
根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19-2025年中国自动驾驶行业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显示,其实,欧洲地区的自动驾驶同样在快速推进。
据今年2月KPMG发布的《自动驾驶汽车成熟度指数报告》(Autonomous Vehicles Readiness Index)显示,从国家对自动驾驶技术的准备情况和开放态度来看,在前十名的国家中,欧洲占据6席。其中,荷兰排名全球第一,挪威、瑞典、芬兰、英国、德国也进入前十。
从得分来看,这些国家在技术创新、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消费者接受度等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并通过改善道路安全、货运服务和公共交通等措施,迎接自动驾驶的到来。
同时,奥迪、宝马、奔驰、大众、沃尔沃等老牌汽车制造商正在通过投资、收购、合作等方式,推动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并将自身的传统制造优势与科技巨头、创业公司的技术优势相结合,以加速自动驾驶业务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