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教育资源库
李瑞英老公张宇燕照片简历背景资料图 李瑞英与丈夫张宇燕青梅竹马
2018-03-19 14:23  点击:536

李瑞英和老公张宇燕的爱情故事(图)

 来源: 北方新报(呼和浩特) 

李瑞英左和张宇燕资料图片

  青梅竹马同住一个大院

  李瑞英祖籍河南南乐,1961年7月出生于北京,她的父亲是名军人。高中毕业后,要不是有个要好的同学让她陪自己去北京广播学院报名,她也许一生将与新闻播音无缘。那天,来报名的人非常多,她心血来潮也凑个热闹。没想到她端庄的外表和字正腔圆的嗓音被张颂教授一眼相中。

  在等待考试的日子,李瑞英的心里忐忑不安,特想找个人商量商量。于是,她想到了张宇燕。张宇燕比李瑞英大不到一岁,两家住在同一个大院,又是同一年级同一班同一个学习小组。两人的学习成绩都非常好,他们在频繁的接触中,互相欣赏对方,莫名的情愫,在两个年轻人的心中慢慢生出。

  张宇燕听说后,鼓励她说:“我觉得你行。”张宇燕的话,让李瑞英增加了自信,也有了动力。1979年,李瑞英顺利地被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录取,而张宇燕则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经济系。

  大学4年间,李瑞英和张宇燕在汲取着知识营养的同时,两人深深地相爱了。双方家长得知他们的恋情后,都非常高兴。

儿子嫌妈妈“傻”

李瑞英的儿子特立独行,填家庭社会关系的时候,不填妈妈只填爸爸,他是怕同学以特殊的眼光看他。从小到大,李瑞英都不把儿子当小孩看,两口子的教育都是,你是男子汉。爸爸在美国工作的时候,妈妈带孩子去玩。妈妈就说,我可不认路啊。结果儿子走到哪里都死死记路,无论绕多远,他都能把妈妈带回来。遇到有人找李瑞英签名,儿子就很不以为然:“你又不是明星,签啥名,姚明和周杰伦还差不多。”有意思的是,儿子认为“妈妈挺傻的,智商不如他和爸爸。”

李瑞英年轻时照片

和丈夫是青梅竹马

李瑞英的丈夫和她是一个院儿长大的,从小因为两家住得近,就分到一个学习小组,考试不是她第一就是他第一。后来,他考了北大经济系,她上了北京广播学院。

大学毕业,他到社科院读研究生,她则分到了南京。正失落的时候,他妈妈带着他去她家里安抚:你先去,将来他从社科院毕业了也去南京,挺好的。她从南京回来的第二年,他们就结婚了。丈夫的爱好是看书,有时候窝在家里看书能一个星期都不出门。

1961年7月16日生于北京,祖籍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

198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

1984年,她在天安门城楼上现场直播国庆35周年阅兵式和焰火晚会。主持了《弹指一挥间》《看今朝》和《祖国大家庭》。

1986年调回北京广播学院任教,不久后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

1987年,李瑞英和张宇燕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李瑞英作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主播,主持风格端庄、大方、得体;语言规范,吐字清晰、圆润;服饰简洁、庄重、典雅;播音自然流畅。在她刚刚走上播音员岗位的时候,还是正值花季的年轻人,为了她钟爱的新闻主持事业,她的生活比同龄的女孩子少了许多的浪漫和色彩。播音主持工作看起来很风光,实际却非常辛苦。(新浪评)[

我们熟悉的李瑞英是《新闻联播》里目光锐利、思维敏捷的形象,但生活中的她更有柔和丰富的另一面。

一个评价:性格好,没是非

谈到中央电视台,直到今天,她依然对邢质斌、刘佳心存感激。“没有她们就没有我的今天。”她们看了她的带子,又向她的同班同学罗京了解了她的为人,听到的评价是:性格好,没是非,懂事。他们合力帮她争取到了这个机会。

两个软肋:怕舆论误解,怕同事不和

2000年前后,是她对网络最恐惧的时候,一些不负责任的编造沉重地压在她心头,眼泪动不动就会夺眶而出。

网上最热炒的一件事是“李瑞英否认自己是河南人”。那是她去参加“挑战主持人”的节目,参赛的主持人把她当嘉宾模拟采访,问,你是河南人怎么学的普通话?李瑞英脱口而出,虽然我的祖籍在河南,但我出生在北京,不存在要转变河南口音的问题……节目一播出,立刻惹来网民争议。

她认真反思了自己的失误。“我不能认为自己很懂就不去做充分的准备,让人在语言上挑出瑕疵,我今后要少参加活动,新闻主播要少让人议论,保持新闻的权威性。”

而同事不和是最容易让她做噩梦的事。她对新来的年轻人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要求,你可以有喜欢的人也可以有不喜欢的人,但不许互相说坏话,不许有冲突。


 

以为她是婆婆的亲生女儿

  1983年,张宇燕大学毕业后考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系的研究生,留在北京继续读书,而李瑞英却被分配到了江苏电视台担任新闻播音员。为了早日回北京与男友团聚,李瑞英工作得非常认真,她又做新闻播音员,又做主持人和记者,寻找各种机会来锻炼自己。她随身带着字典,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看。她业务水平提高得很快,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好评。1986年,李瑞英终于以自己的努力调回北京广播学院。1987年,李瑞英和张宇燕步入婚姻的殿堂。

  有了儿子后,李瑞英的公公婆婆尽管身体不太好,但还是主动帮她带孩子。这时的张宇燕事业也蒸蒸日上,他陆续到芬兰赫尔辛基联合国大学发展经济学研究所任访问研究员,去美国马里兰大学经济系做访问学者。

  李瑞英觉得,不能光靠丈夫支持自己,自己也应该多付出,不让丈夫有后顾之忧。于是,家里需要找保姆,她亲自去保姆市场。公公婆婆想吃什么了,她准时就买了回来。婆婆生病住院了,她在医院里忙前忙后,把婆婆照顾得无微不至,医生、护士和病房里的人都以为她是婆婆的亲生女儿,而把张宇燕当成女婿。

  丈夫是她的强大后盾

  李瑞英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主播,她端庄大气的主播风格,受到了全国观众的喜爱。1996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改成了现场直播,这对担任主播的李瑞英是一个挑战。因为播出稿在开播前10分钟才能拿到,有的比较紧急的稿子,甚至拿到手上没有时间看就要播出。李瑞英的精神高度紧张,生怕念错一个字。

  因为精神长期高度紧张,李瑞英常常做同样的噩梦:直播开始了,可她手上拿的播出稿却一个字都不认识,然后她就大叫一声被吓醒了。张宇燕被惊醒后,柔声地安慰她。为了让李瑞英精神能放松下来,张宇燕建议李瑞英去打羽毛球,并为她办了会员卡。李瑞英每星期去打三次羽毛球。后来,李瑞英又去打网球。每次打完球,她都觉得心情舒畅,晚上再也不做噩梦了。

  这种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让李瑞英在主播时几乎没有出现差错,出镜率最高,成了《新闻联播》节目的标志之一。

  每当人们称赞李瑞英时,她都会由衷地说:“如果没有我的家人(李瑞英对丈夫的称呼)做我的强大后盾,我是不可能走到今天的。”

  文/美梦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