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师太非常爱干净,她在自己门前放了一个洗手盆,规定无论谁要进屋都要先洗手。可是有一次这个规矩却被她自己打破了。那天突然有两个农家妇女闯进庙里,其中一个病情危重,昏迷不醒,她是在田里插秧时突然晕倒的。仁义师太立即把病人放在炕上,开始抢救。那时病人的腿上满是泥土,仁义的一个徒弟看到被褥都脏了,嘴里嘟嘟囔囔很不高兴。平日里和蔼可亲的师太发火了,她用拐杖使劲敲打地面,说:“这事不用你管,你要是怕脏,我自己洗好了。”就这样,不知有多少病人被仁义师太从死亡的边缘给救了回来。

4年的专业功底,再加上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使她的医术炉火纯青。很多人都感激她用回春妙手为自己解除了病痛。
就这样过了十几年,突然有一天,仁义师太宣布不再进食。从这天起她每天只喝几杯白开水。这期间仁义师太思维清楚,精神状态良好,只是身体乏力,但静坐参禅从没耽误。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师太还是什么都不吃。徒弟们以为她生病了,十分着急,她却说:“我没有病,你们不要担心。”
但徒弟们还是不放心,她们找来了医生。医生仔细检查过以后没有发现任何的病理改变,只是发现师太的内脏里,有一种特殊的声音,这是医生在临床上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一种声音。要他用大千世界的声音形容一下,他说:“无法形容,非常奥妙。”
仁义师太(1911—1995)
仁义师太(1911—1995),俗名姜素敏,东北人。1940年奔赴五台山,在显通寺出家,取法名仁义。出家后一心向道,潜心修持,深入经藏,农禅并重。1995年4月,至九华山通慧禅林,是年初冬,停食7日,安然示寂,年八十五。
仁义师太,1911年出生于东北的一个大户人家。父母本想把她培养成一个温柔娴淑的富家小姐,可她偏偏与佛家有缘,经常跑到庙里偷偷听经,还从家里拿粮食施舍给僧人。1940年,她在山西五台山正式落发出家。1946年东北光复,她还俗考取了沈阳中医学院,潜心学医,主攻针灸技术。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了,仁义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作为一名军医入朝参战。
在朝鲜的三年里,她很努力,表现也很优秀。在战场上,仁义经常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虽然她是小脚,背不动伤员,但她一点都没有退缩。她用一个带子,把伤员捆在自己身上,爬着运送伤员。有一次,她正在为一个小战士包扎,突然遇到敌机轰炸,她立即用身体将小战士盖在身下,可是自己的一只手腕却被机枪打穿了,至今在仁义肉身的手腕内侧还留有子弹穿过的伤疤。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她精湛的医术不知救治了多少战士。
20世纪80年代初,仁义比丘尼再次落发出家,辗转来到了九华山通慧禅林。来自东北的她不习惯南方的湿冷,把家乡的土炕也带到这里。在仁义住过的小屋里充满了温暖的气息,这种温暖不仅来自于温度,更来自于心灵。到通慧禅林不久,仁义师太就开起了免费的针灸诊疗所,专治胃病、风湿和妇科病。看病的人络绎不绝。
几十年来,每天只吃一块豆腐和地瓜粥,衣服也只有几件,能做的事情都是自己亲自动手。师傅往生前一个多月,每天只吃半碗粥,往生十几天前,不再吃东西,一天喝的水加起来不超过半汤匙。

94岁和尚圆寂肉身不腐坐缸3年 寺庙将塑金身
发布时间: 2016-01-12 14:24:14 | 来源: 中国青年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李培刚
福厚老和尚法相
1月11日讯昨日上午,泉州晋江紫帽山上的普照寺,福厚老和尚的开缸仪式在此举行,一个多月后,他的肉身将塑金身,泉州将再添一尊肉身佛。所谓“开缸”,指的是佛教中的僧人圆寂后举行的一种仪式,包括坐缸、封缸、开缸三个主要环节。2012年,福厚老和尚以94岁高龄圆寂,出于尊敬,普照寺决定以“坐缸”之礼来收敛他的遗体,安放在普照寺祖堂东单内室。昨日开缸后,福厚老和尚体态依然,眉毛、胡须隐隐可见。
福厚老和尚坐缸三年肉身不腐
一生极其简朴 心肠慈悲备受尊敬
泉州紫帽山普照寺住持振宇师父称,福厚老和尚1919年生于晋江青阳,13岁在泉州崇福寺剃度出家,拜妙月和尚为师。福厚老和尚日常喜静,潜心修行,很少与外界接触,心肠慈悲,备受后辈修行者尊敬,后辈皆号之为“密行尊者”,2012年农历六月初十早上7点左右,老和尚以94岁高龄圆寂。
普照寺曾是妙月和尚练功修行的地方,福厚老和尚后来也担任过普照寺的监院。在崇福寺圆寂5天后,福厚老和尚的肉身被搬至普照寺。由于他修为较高,普照寺决定以“坐缸”之礼收敛他的遗体,将他以盘腿坐姿封入缸中。
福厚老和尚往生前的十来年,都是徒弟蒋玉凤在照顾。蒋玉风说,福厚老师父一生极其简朴,几十年来,每天只吃一块豆腐和地瓜粥,衣服也只有几件,能做的事情都是自己亲自动手。师傅往生前一个多月,每天只吃半碗粥,往生十几天前,不再吃东西,一天喝的水加起来不超过半汤匙。
开缸后,寺里将为老和尚塑金身(普照寺提供)
为老和尚塑金身 预计需一个多月
昨天上午9点,开缸仪式在普照寺祖堂进行。来自九华山的肉身佛制作服务队的朱国胜和他的师傅,首先将封闭的墙体敲开,后进行开缸。
开缸后,见福厚老和尚肉身不腐,眉毛、胡须隐约可见,他们将其从缸中请出后,稍微处理,供奉于祖堂内,供信众瞻礼。
“福厚老和尚自三年半前坐缸、封缸,到今日开缸,可谓圆满。”朱国胜也介绍老和尚坐缸的程序,“先在缸底铺一层石灰,加盖一层木炭后,将法体盘坐装殓其中,再填充碾碎的木炭、檀香等,最后再将盖子密封起来,三年半后再开缸。”
肉身封缸后,安奉于普照寺祖堂东单内室,瓦匠将墙砌起来,好保持室内空气潮湿。朱国胜说,根据他多年来为已故僧侣坐缸的经验来看,能否肉身不腐,也跟他们的胖瘦、圆寂时间有关,一般而言,相比在高温夏季圆寂的肥胖僧侣,在冬天圆寂的较瘦僧侣肉身不腐的概率更大一些。
振宇师父称,他们正请专业人士帮忙清理老和尚金身,后期将加贴金片,塑金身,预计要一个多月时间,金身塑好后,将供奉于崇福寺和普照寺。
惠能大师(638—713)
唐朝的惠能大师,是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尊肉身菩萨(肉身不坏之得道高僧),目前仍供奉于广东韶关的南化寺。于文革时期,偏激的红卫兵为了破除迷信,打倒所谓的牛鬼蛇神,为验证慧能大师是否为人工伪造的,曾经用钉锤在大师的胸口处,硬是挖一个小洞,结果赫然发现大师体内器官皆完好无缺,当场吓得纷纷跪地叩拜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这是中国佛教禅宗唐代六祖惠能大师的开悟偈。大师开创顿悟法门,大兴禅学,使禅宗从此风行全国,速播海外。说法三十七年,度人无数。于唐先天二年,在曹溪人定二十余天,和四众告别,说偈坐脱。留下金刚不坏的肉身,既未注射防腐剂;又非真空密闭;广东气候炎热,环境潮湿;至今已历1200余年,不腐变,不枯槁;依然神态安详,栩栩如生。肉身现供奉在广东省曲江县南华寺。科学还无法解释,佛法真不可思议。
佛经说:大彻悟人,法身报身,了无有二。是以肉身不坏,发爪能长,威仪摄物,历劫香光。作肉身观如是,作法身观亦如是。
禅宗衣钵相传凡六世。即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是为震旦六祖。正宗记:六祖慧能大师姓卢氏,新兴人,辞母直造黄梅东山。既得法,回南海法性寺,开东山法门,后归宝林寺。一日谓众曰:吾于忍大师处受法要,并及衣钵。今汝等信根纯熟,但说要法,衣钵不须传也。次年坐化,塔于曹溪,今南华寺是也。又,天台宗荆溪湛然,自智者大师起,适当六代故亦称曰六祖大师。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呢?真的像有人猜测的那样是来自于另一个世界的召唤吗?难道师太拒绝进食是因为听到了这种召唤?她在等待与那神秘声音同赴另一个世界吗?

辟谷的第七天,师太泰然圆寂了。按照习俗,师太的肉身被装入缸中保存。
三年之后仁义师太的肉身出缸。人们惊奇地发现,她体肤完好,但是身上所有的女性特征完全消失。更令人惊奇的是,人们本来是把她的双手交叠在膝前,可此时姿态已经发生改变,右手抬起仿佛在捻针,这正是几十年来她为病人扎针的姿势。这情景让人联想到了无暇肉身遮火救寺的姿势……
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解释的。
有人注意到这样两个细节:一是仁义与慈明、明净一样,临终前都要求保存法体,似乎早就知道会成就肉身;二是他们都是在秋冬季圆寂的,这个季节九华山雨水稀少,气候干燥,这是否对遗体的保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呢?还曾有人推测,出家人常年吃素,是否是肌肉组织已经发生改变进而出现了肉身现象?那么仁义师太不仅吃斋,而且吃淡斋,这在常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是否有助于她成就肉身?谁也说不清这种神奇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也许是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谜,或许根本就没必要解开。
妙智和尚
妙智和尚(1888~2003),俗姓蔡,名松苍,祖籍福州,生于清光绪十四年。自幼随父学医,刻苦钻研,医术精湛。一生悬壶济世,为无数患者解除病苦,直到圆寂前四天还在行医,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于1937年,感悟世事变幻,人生无常,毅然出家。2003年正月二十八日,专修药师法门的116岁妙智老和尚圆寂。漳州市佛教协会于2006年正月二十八日确认妙智老和尚肉身不坏,成就肉身和尚。他慈祥微笑的脸上眯睁着双眼,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的头发和指甲竟然又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