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12 06:37 华西都市报


中江全景图
七月的中江,百花绽放,芬芳灿烂。走进四川中江经济开发区兴隆·辑庆园区,吊塔高耸,机器轰鸣,到处都是火热的施工建设场景。
在中江经开区内,与七月气温一样火热的还有企业车间的生产场面:宏发电声、逢春制药、星光钢构、津铭家具、江中源食品、涌德电子、博益磁材&&一家家企业马力十足。
四川省星光钢构有限公司是最早进入兴隆·辑庆园区的企业之一,以生产钢结构构件为主要产品,今年预计产值可过亿元,“我们是从成都过来的投资者,这边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政府服务到位,同时公司的产品还可为园区建设服务,成都工厂也将逐步向中江转移。”总经理魏东兴奋地说道。
2011年中江地区生产总值199亿元,位居全省181个县(市、区)第27位,在全省138个县域经济中排第7位。2012年中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0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5亿,增长21.8%,增速位居全省59个扩权县第一位。
“经济快速发展使中江驶入了四川县域经济增长快车道,财富创造效率明显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大幅提升、民生福祉显著改善,中江正由一个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转变。”中江县委书记刘应刚说。
这一连串的数字清晰地表明,中江县的工业经济开始沐浴朝阳,乘风破浪。
腾笼换鸟:农田里站起工业强县
建设四川丘区强县,是中江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的奋斗目标。
中江围绕这一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工业强县、农业固县、三产活县、开放兴县”的总体取向,并将“工业强县”摆在突出位置。
农业是固县之本,工业是强县之路。这正如一个人的两条腿。如何让这两条腿协调并进,迈出坚实的步伐?近年来中江县把着眼点放在了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上。
中江挂面、丹参茶、芍药、粉条、野山菌&&悠久的传统和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中江许多特色优势农产品。
但是这些土生土长的“土特产”并不值钱,而且很难销售。
强县更要富民。中江县着手将特色农业产业的“农业形态”向“工业形态”转变。用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的模式让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塑品牌,提升其经济效益。
丹参茶厂建起来了,芍药基地建起来了&&
记者了解到,随着成德共建工业园区落户中江,双方共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中江县玉兴、兴隆与金堂县福兴、赵家毗邻的优势,共同打造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和食用菌商品集散地。
中江,这个农业大县正迈着坚实的步伐走向工业强县。
筑巢引凤:工业园区产业大集聚
工业园区作为实施工业强县的主阵地和对外开放与合作的重要窗口,是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最佳结合点。
为了引来“金凤”,中江县倾力打造工业园区,不断完善园区的道路、绿化、供电、供水、供气、排污管网等基础设施,健全园区的管理和服务机构,使园区各项功能更趋完善,增强了园区吸引力和承载力。
中江经开区兴隆·辑庆园区已与多家战略投资者达成合作意向,大批工业企业入驻。一个个新的项目大干快上,中江工业一路凯歌高奏,捷报频传。几年前的兴隆镇、辑庆镇只是以农业为主的乡镇,随着区位优势、交通优势的大凸显,县委、县政府作出举全县之力,打造兴隆·辑庆工业新城的决策部署,缔造了工厂林立、车流如潮,一派欣欣向荣的“乡村小都市”气象&&
从省级经开区获批到成德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无不彰显中江坚持“工业强县”发展战略不动摇的决心。
一个个项目落户工业园区,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工业文明已如初春的甘霖,在这块延续了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土地上催生出了星星点点的嫩芽。
四川津铭家具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从成都转移到中江的企业,在这里,现代化的生产线产出的板式家具和成套家具,目标瞅准中高端家具市场。企业负责人曾勇认为,“来到中江后,企业发展前景更为广阔,中江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工业发展,各种生产要素配套齐全,对企业服务到位,今年我们公司招120名工人,两天时间报名的就达到200多人。”
“规划将在兴隆·辑庆工业园区中划定10平方公里作为成德工业园区发展启动区,已有100多家企业和我们谈投资项目了。”中江县委常委、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甘志说,“与启动区配套将修建大型的城市综合体,还有住房、学校、医院、商铺等,一应俱全,正努力打造一座工业新城。”
华丽转身:快速通道助跑增长极
为全面落实省委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区域发展、惠民富民,金堂县与中江县就开展区域合作达成战略协议。
双方将全面深化在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共享等方面的规划合作,共同打造福兴赵家、兴隆辑庆片区“两化互动”、“产城相融”示范样板;共同推动关联产业集群发展,重点在对上争取、招商引资、产业互补、产业升级、劳动就业等方面互动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链条,谋求集群发展。
“高速公路只是一个地区的对外交通,不是经济通道,只有运乘一体的快速通道,才是工业经济发展的走廊。”中江县县长彭勇说。
2011年开建的中(江)金(堂)快速通道,预计2014年底建成通车,将与成(都)金(堂)青(白江)快速通道相接,中江到成都只需1.5小时。这将是从中江到成都、到天府新区、到青白江物流港、到机场最便捷的免费通道。中金快速通道沿途串起中江10多个乡镇,将极大推动成德工业园、“兴隆·辑庆工业园区”和沿线乡镇的发展。
依托中金快速通道和成巴高速公路,兴隆·辑庆工业园区力争“十二五”期间全部建成,预计可承载400家生产型企业,100家商服性企业。“快速通道就像一条纽带,把中江和成都紧紧联系起来,便于中江快速承接成都产业转移,使中江作为德阳融入天府新区、成都经济区‘桥头堡’的作用越发凸显。”中江县委书记刘应刚胸有成竹地说。
工业兴,则县域兴;工业强,则县域强。近几年,中江“工业强县”的步伐异常坚定,已实现了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的完美转身。
肖开丰华西都市报记者唐金龙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