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金融记者 张娟儿
“降级”这张牌,不仅将推高相关券商缴纳的投资者保护基金比例,还将波及创新业务、通道和保荐业务的审批资格、客户信任程度和公司声誉,甚至IPO或再融资计划等诸多方面。而且在分类评价降档后,相关证券公司各项业务扣减净资本的比例也相应提升,它们很可能不得不为此进行股权融资扩张净资本规模,以保持相应的业务规模。
在以信用为基础的金融市场,分类评级降档对于任何机构都是致命的,会给证券公司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日前,证监会公布了2013年证券公司分类结果中,23家证券公司遭遇评级“降档”。降幅最大的是平安证券[微博],由A级连降6级至C级,是正常经营状态的最低等级。紧随其后的民生证券和南京证券也分别由BBB级降至C级、由A级降至CC级。
连锁效应初显
对于连降6级的结果,平安证券有关负责人的回应是受到“万福生科造假案”所累。实际上,这已经是平安证券连续两年受投行保荐项目牵连而降低评级了。
评级降档后,平安证券直面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公司所缴纳投资者保护基金比例被提升。按照今年调整后的中国投资者保护基金缴纳比例, AAA类证券公司每年需要上缴营业收入的0.5%,相应地,A类公司上缴比例是1%,C类是3%。
这意味着,其缴纳比例将一次性上升2个百分点。以证券业协会公布的平安证券去年营业收入24亿元计算,该券商大约要多缴纳4800万元。
同样,由A级降到CC级的南京证券的缴纳比例要从1%提升至2.75%;而民生证券的缴纳比例则要由BBB级的1.5%升至C级的3%。以上述两家券商2012年分别为8.56亿元和11.48亿元的营业收入计算,南京证券与民生证券要分别多缴纳约1500万元和1700万元。
然而,这些只是为降级所推倒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由此引发的余震还在持续。
目前看来,大多数创新业务需要券商具备B类以上的评级。
比如,根据今年征求意见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管理办法》,证券公司要开展公募基金业务,必须满足“最近12个月各项风险控制指标持续符合规定标准,净资本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最近1年中国证监会分类评价级别在B类以上,具有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等业务资格”等条件。
如此一来,此次被评为C类的平安、南京、民生等17家证券公司要开展创新业务,恐怕必须要等到明年的重新评级以后。
除公募基金业务外,目前银监会和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在批准券商先行试点的资产托管业务、中期票据业务、短期融资券等新业务时,优先考虑的都是评级较高的大证券公司。尤其在非常规业务推广问题上,非AA级券商根本没有试点机会。
一位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证监会此举是为了促进证券公司重视合规管理,否则任何创新都无从谈起,这是今年以来机构监管的核心思路,也是在为未来进一步放开发审制度做准备。”
不管是创新业务还是日常经营管理,证券公司遭遇评级降档都意味着公司风控能力存疑。自2012年以来,虽然证监会降低了风险业务净资本扣减比例等多项新政给证券公司“加杠杆”,但是一旦相关证券公司被降级,其扣减的“系数”也会相应上升,从而限制其开展自营证券衍生品等业务的规模。
自今年以来,已有43家证券公司发布了再融资计划,目前尚未实施的有13家,其中此次遭遇评级降档的就有6家。而这6家证券公司的再融资计划很可能会因为评级下降而向后拖延。
光大、国信在劫难逃
券商评级遭降的冲击面还在扩大。
2013年4月末,IPO财务核查抽查中,由光大证券保荐的天丰节能IPO项目造假一事浮出水面。
“天丰节能的造假事件基本上已经被事实认定了,虽然还未上市,但针对目前监管层对于IPO造假上市从严处罚的零容忍度,参照之前民生证券天能科技的处罚,光大证券在2014年券商评级大幅度降位的可能性非常大。”北京某券商投行部知情人士向记者坦言。
受立案之事牵连,光大证券筹备近两年并在立案前一个月刚获得发行批文的70亿定向增发项目已彻底泡汤。
对于同样因隆基股份涉嫌虚假陈述而被立案调查的国信证券,其很有可能在2014年兑现的处罚结果不仅会影响到投行业务的开展以及明年券商评级的排位,还将波及由其承销保荐的目前仍排队中的IPO项目。
2014年恐怕正是各家券商“火拼”的关键时期。按照有关规定,券商保荐项目在上市当年发生亏损的,应暂停其保荐资格3个月,而国信证券保荐的隆基股份正属于上述情况。
按照《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一旦国信证券此次受到行政处罚,那么其三年内将不能申请IPO。
目前南京证券的尴尬处境或许正折射着国信证券的未来。
去年分类评级还为A级的南京证券,在经历了新大地造假上市事件之后,沦为CC级,这给南京证券的上市进程蒙上了一层阴影。
据了解,如今公司投行部已基本瓦解,每个岗位只剩下一两个人。而且在新大地欺诈上市和评级降档的多重打击下,公司的项目资源储备十分匮乏,在资管尚未形成规模、投行业务倒退之际,公司目前只能希冀于经纪业务。
而这样的格局必然会影响到南京证券上市大计。根据监管层对券商上市成长性要求,在经纪、投行、资管等主要业务中,至少要有两项位于行业中等水平,或者经纪、投行两大主业中,有一项近两年位于行业中等水平之上。但据同花顺数据显示,目前南京证券经纪业务总成交金额远低于行业均值。
不管国信证券还是光大证券,如何防范南京证券的“历史重演”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最大难题。